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先讲情绪,再讲道理

发布时间:2024-07-10   浏览:

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体验,前些日子心情很低落,在微信上找到朋友对他说“我好难受,想哭”,好友便问“怎么了”,我就带着情绪,和他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心情不好的原因。


接下来便是好友一条接一条的信息“开导”,每一条都能看出他非常用心、认真地在帮我想办法解决问题,但我看到这些文字时,默默地放下了手机,心中仍然满是委屈。


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无论是在朋友之间,还是恋爱关系里,亦或是家庭关系中,常常你在很生气或者很难过时,去找一个人诉说,当这个人开始喋喋不休地说一堆大道理,给你分析局势时,你却根本无法听进去;有时,甚至会觉得是他不理解你,心中更多了委屈,负性情绪进一步扩大。因而,还有可能引发新的矛盾。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这其中缺乏了一个对情绪的接纳过程。


当我们有情绪时,首先需要的是对方对我们情绪的接纳,进一步才是认知的沟通与调节。也就是说,我向你表达了我的情绪,过程中我有可能会说我的具体事件,而你越过了我的情绪,直接到了事件的部分。


儿童心理学研究中发现,很多小孩在还没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时,常常会用哭泣来表达自身的感受。


比如,一个小孩在游戏比赛中失败了,有些家长会不停地给孩子讲事情的本身,比如“比赛总是有输赢的”,“没关系,你已经做的很好了”,而通常孩子还是会哭闹不止;而有的家长会先给孩子一个拥抱,告诉他“来,让妈妈抱一抱”、“爸爸知道你很难过”,这种情况下孩子反倒会更快安静下来,而在孩子平静之后再与孩子一同去讨论事件本身。


大家听出来两种应对的区别了吗?


在后一种处理方式中,对于孩子,是有一个情绪的接纳过程的,无论是肢体语言的拥抱,还是言语上的共情,都让孩子的负性情绪有了一个出口。


对于小孩是如此,对于我们成人,也是同样的。在被负性情绪包围的时候,通常也是内心非常脆弱,非常无助的时候,这时的我们也很可能会无意识退行,部分回归到当初那个最原始小孩的状态;我们也会需要理解与安慰,需要一个拥抱来帮助自己卸下沉重不堪的负性情绪。


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不需要朋友、恋人、家人来为自己分析,也并不是讨厌别人帮自己出主意、讲道理。


而是,更希望别人能了解到此时的自己是难过的,是不开心的。因为信任,所以更希望此时无助与虚弱的自己,能够在这个人这里得到短暂的停靠与休息。


同样地,各位朋友,当一个愿意相信你的人,带着负性的情绪来到你的面前,你也许会听到他很多尖锐锋利的表达,或者是晦暗丧气的宣泄。


无论你面对的是气势汹汹的他,还是死气沉沉的他,请相信,那些言语之外裹满了情绪的色彩,让它们迷乱了你的眼睛。


此刻,相比解决问题,他更需要的是你的理解与宽慰。当你能透过情绪去看他,你会发现,他依然是你最关心的、熟悉的人。


- END -


来源网络,内容整理编辑自微信公众号:NLP心灵成长课,原文未标注出处,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我们赞成并遵循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举措,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归相关权利人所有部分推送文章、图片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15663816666,经核实后,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周瑞玲心理中心地址】

手机/微信:15663816666

电话:0451-86315777

微信公众号:zrlxlzx

抖音号:zrlxlzx_1973

快手号:zrl15663816666

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

群力店:哈尔滨群力大道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养孩子的“巧劲儿”:物质低配、陪伴高配、共情顶配
下一篇:【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多些觉察,如果正在对自己这样做,请及时暂停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