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警惕“亲子角色颠倒”现象:真正健康的亲子关系,是“各自欢喜”

发布时间:2021-09-02   浏览:

我们终此一生,

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

找到真正的自己。

 

4-210Z2093440Z7.gif

 

01

习惯“撒娇”的父母,容易制造“亲子角色颠倒”现象

 

听过有一些育儿专家建议,妈妈要学会向孩子撒娇,尤其是向儿子撒娇,因为那样可以让孩子变得优秀。比如,妈妈主动让孩子帮忙做些家务;妈妈可以向孩子示弱,希望得到孩子的照顾;等等,这会增强孩子的责任感,还会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

 

可以说,这些“建议”的出发点是好的。但问题是,凡事要有度,不能过头,否则变成了孩子溺爱妈妈(当然,也包括爸爸)。

 

也就是说,如果父母习惯用“撒娇”的方式来要求孩子做事,孩子就成为父母的父母了,而这便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约翰·鲍比说的“亲子角色颠倒”现象。

 

而且我们这里所说的“撒娇”并不只是软言细语的哪种,很多时候还可能会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控制”手段。

 

比如,在《长不大的父母:如何终止家庭创伤》一书中作者加藤谛三就讲述了一个想改善与母女关系的案例,咨询中发现问题在这位妈妈身上,因为她习惯用“撒娇”、闹别扭等幼儿式的行为。

 

比如,这位母亲给女儿做好饭菜之后,就进了自己的房间。她之所以进房间,是因为她想对女儿撒娇却无法撒娇,她就开始在用闹别扭的方式表达这个愿望。她希望女儿在她进房间之后,能来问她一句:“妈,你怎么了?”因为一直以来谁都不曾对她这么做过。

 

可见,这位妈妈把自己在幼儿期想对父母做的事,都对女儿做了一遍,而这就自然会造成不健康的亲子关系。

 

当父母习惯向孩子“撒娇”,不仅在构建不健康的亲子关系, 还是在拒绝成长。

 

而当父母成为了长不大的巨婴,在面对权力、力量、地位不对等的情况下,孩子容易成为被强迫、被依赖、被操控,以及被隐形虐待的对象。

 

这不仅会让孩子丧失了童年的快乐,还会给孩子的底层人格留下阴影,影响终身。很多时候这也导致了孩子不得不“长大成人”,这就像拔苗助长一样,孩子太懂事,太乖巧,太压抑自我,未必是一件好事。

 

小说《无声告白》中的莉迪亚,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她在母亲眼里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梦想成为一名医生;在父亲眼里是一个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孩子,人缘好、合群,但真实的情况是,这一切都是她“装”出来的,她为了满足父母的心愿,完成父母的期待活着。


换句话说,莉迪亚的成长是被迫的,在父母的控制之爱下生活,这也是她最后选择结束生命的原因,即这样的爱让她窒息。

 

可见,拒绝长大(指心理层面)的父母,会导致孩子不得不长大,进而让孩子失去自己,无法尊重自己的感受,因为孩子要按照父母的期待和想法做事。

 

02

愿意各自成长,才能建立和谐关系

 

我们常说,孝顺父母,孝顺父母,就是要凡事都顺着父母。其实这是有误区的,因为一味地强调顺,就是在强调不平等。

 

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唯有平等,才能和谐,包括亲子关系。唯有愿意成长的父母,才能和孩子构建深度关系。

 

就像电影《天伦之旅》之中的父亲弗兰克,他意识到自己和孩子们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后,及时去反思自己,并愿意改变自己,让自己成长,才使得他和孩子们的关系越来越好。

 

他明白孩子们的路需要自己走,自己不该强加。比如,他一直希望儿子大卫成为画家,而大卫的真实想法是成为画匠,虽然大卫最后离开了,但他在梦中和大卫和解,其实也是他成长的证明。

 

只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缺少弗兰克改变的勇气,习惯以父母的权威拒绝成长,不愿反思自身的问题,进而导致亲子关系越来越差。

 

这时就需要成人后的孩子们先做出改变:

 

1)不要溺爱父母。

 

孩子溺爱父母,如父母溺爱孩子一样,都不是一件好事。

 

过于顺从和溺爱父母,会让父母形成自我中心的个性,一旦孩子违背自己的想法,就会认为那是不孝顺,所以作为孩子也要懂得适时说不,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哪怕父母不高兴。

 

2)学会不含敌意的坚决。

 

对于那些很少拒绝父母的孩子,他们不敢做自己(就像莉迪亚,她习惯了尊重父母的想法),这时可以尝试“不含敌意的坚决”这种表达方式,即“我拒绝你,态度坚决,但我是没有敌意的”。

 

3)用自身的成长带动父母一起成长。

 

其实,无论是父母教育孩子,孩子孩子孝顺父母,都是一起成长的过程。

 

作为孩子,爱父母,并不是一味地顺从,一味的过度承担父母的责任,而是也要关注父母的成长。

 

孩子们要明白,父母和自己一样,同样需要成长,而成长意味着需要走出舒适区,挑战不舒服,面对自己的人生功课。

 

 4-210Z2093422a3.gif

 

总之,真正健康的亲子关系,一定是“各自欢喜”,父母不再强迫孩子成为自己的父母,孩子也懂得适度拒绝,不溺爱父母。

 

正如著名的哲学家安·兰德说的:

 

我以我的生命和对生命的爱发誓,

我绝不为他人而活,

也绝不要求他人为我而活。

 

因为我们都只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亲子关系中亦如此。

 

- END -

 

内容来源网络,编辑、转载自公众号:启愈心理,原文未标注作者

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或注明出处


【周瑞玲心理工作室地址】
 QQ1209039223,
 微信:15663816666
 微信公众号:zrlxlzx
 电话:0451-86315777
 地址1: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
 地址2:群力店(哈尔滨市道里区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朱光潜:愁生于郁,郁源于静止,动起来能解千愁
下一篇:席慕蓉:美育和艺术的学习中,千万不要拔苗助长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