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一个人的固执里,藏着低水平的认知

发布时间:2024-12-27   浏览: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某件事情上,给别人提出建议,但对方并不接受。最终导致非常大的损失……


比如,一个女孩深陷感情骗局,外人一看就知道她被骗了,但她却固执地认为那是真爱。任凭外人怎么说怎么劝,她都不改变主意,甚至认为别人不怀好意,破坏拆散他们。结果是:几个月后,她被骗得人财两空。


再比如,你苦口婆心地和别人说,年轻人要多学东西,多增长见识,他却认为看书的才是浪费生命,遇到事情,终究还不是靠钱、靠关系、靠运气。就算你花光所有力气去建议与解释,压根儿就不会起作用,因为对方总会固执地寻找理由去证明自己的才是对的。


每每这种情况,所有建议毫无作用,你甚至会有挫败感,甚至想捶胸顿足高喊:从没见过如此顽固的人,这么简单,竟然也无法理解。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会存在“固执”的说法?


因为,一个人的认知水平若达不到一定程度,那么他的想法就会变得越来越单一,并在自己的闭环思维里无法出来,变得越来越缺乏正确的判断力,人就会变无比固执。


有些人也会说:固执没啥不好,它表示一个人有所坚持,不被同化。实际上固执并不等于正向坚持与有原则。而是面对别人不同建议时,变得非常敏感,过度自尊,拒绝反省、拒绝学习……从而演变成偏执。


若到这个程度,你还想再成长、再进步,那是不可能的了。因为固执并不是优秀独立思考的能力,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成为一种人格缺陷。固执可以阻碍一个人形成良好的个性,会让一个人变得偏激,缺少度量与智慧。


美国心理学家乔治.凯利提出过“个人构念论”观点:即一个人曾经的见识、期望、评价、思维等等在脑中形成的决策观念。


当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很低时,脑海里的个人构念就会趋向单一,缺乏弹性。因此遇到问题时,他的个人构念提供出来的对策就很狭窄,但本人却误认为这就是所有的、最好的对策,没有其他的可能。


当你的认知能力高,见识多、读得多、经历多、有独立思考能力时,你就会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和经验,你的个人构念就会越丰富、越饱满。在同样的问题面前你便不会只是执着于一种答案,而是有几种可能的答案。


所以,认知水平相当的人,交流起来会更轻松而且更高效率,认知水平差距大的一起交流时往往会有“对牛弹琴”的艰难。


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再见面时,有时也会感觉无话可说,其实这并不在于其生活环境的差异,所经历人事的变迁,其根本的原因是个人认知差异的不断扩大。


有些人以飞快的速度成长,其认知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有些人却在原地踏步,那么这些人的认知水平还是多年前的水平,自然会以多年前的思维、认知做判断。


固执的人不仅缺少反省能力,还缺少及时觉知能力。固执缺乏智慧的表现,而多听意见并思考有助于丰富知识和心智。


心理学家佛拉维尔提出过“元认知”概念:对个人学习、思维活动的认知,对认知的认知,也就是需要具有自我反省、自我觉知、自我完善的能力。


你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知道如何去看待思考结果,是否有改善余地,如果有,可以不由自主地去改善。


所幸,固执并不是改不掉,通过不断学习,你终究会发现自己的渺小,也可以推翻曾经固执认定的理念。人嘛,知道得越多,越会接纳新的知识点,生活、工作、学习中出现固执之时,就会自动、及时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觉知和反省。


当然这个改变不容易,不仅需要刻意提醒自己,还需要循序渐进。如果你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固执,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改正。


除了反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去学习、去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眼界,并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和以前比,你没那么偏激了,你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了,更不会执着于自我了。


- END -


来源网络,内容整理编辑自微信公众号:心灵成长家园,原文未标注原出处,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我们赞成并遵循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举措,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仅供学习者免费使用,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部分推送文章、图片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15663816666,经核实后,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哈尔滨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地址】

 

手机/微信:15663816666

电话:0451-86315777

微信公众号:zrlxlzx

抖音号:zrlxlzx_1973

快手号:zrl15663816666

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

群力店:哈尔滨群力大道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如何疗愈原生家庭的代际创伤
下一篇:【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不停止内耗,所有的养生都是徒劳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