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抓住这5点,和孩子相处时你也能变身沟通达人

发布时间:2025-01-13   浏览:

跟孩子聊天,听起来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就是有很多大人不太会跟小孩聊天。


“你今天在学校做了什么啊?”

“你在学校有没有乖?”


这两个问题,通常孩子们的答案大概都是:


“没什么啊!就跟平常一样啊!”

“乖啊!”


还有很多大人,根本不懂得什么是跟聊天,生生把“聊天”变成了“说教”。他跟孩子之间的对话永远都是:


“功课写完了没?”

“琴练了没?”

“今天考几分?”


而且,这种状况比较容易发展得很像质问,很难称作是聊天,因为通常都是以问句始,以斥责终。


在有些家庭里,鲜有和乐融融的晚餐时间、睡前时间及聊天时间。于是乎,你会发现,孩子在你面前话很少,久而久之,你对他也越来越陌生。


每次听到我跟小孩聊天,有些妈妈会很苦恼地问我:“你是怎么跟小孩聊天的?为什么我的孩子可以跟你讲那么多话?却不跟我讲话?”


于是,我回过头来,检视自己的“聊天技巧”:我到底是用了什么魔法,可以让孩子愿意向我诉说?


其实和孩子聊天一点也不难,只要你从一开始就没有将他们当成小孩子,而是作为朋友一般尊重他们、引导他们,孩子自然就会向你敞开心扉。


01

问“小”不问“大”


孩子跟大人不一样,他们很难理解抽象的问题,也很难回答。


因此,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概况,要尽量避开“抽象”、“大范围”的问题。不妨改问一些很简单、一定有答案的问题,而且最好从细节开始。


不要问:


“你今天在学校过得如何?”

“你今天在学校做了什么?”


这种问题,孩子很难回答,或是只会简单回答:

“还好。”“没做什么!”


这样会让聊天很难持续下去。


你可以改问:

“你今天在学校上了哪些课?”


当孩子说出自然、音乐、语文的时候,

你就有机会接着问:

“喔!那自然课今天教什么?”


孩子就会接着回答你的问题:

“教气象啊!什么气温、风向的,无聊死了!”


“喔!那音乐课有没有好一点儿?……”

你就可以借机了解他今天做了些什么,并持续交谈下去。


以前孩子刚上学时,我跟孩子聊天的开头常常是:

“今天的营养午餐(或点心)有哪些呀?”

“你们班上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慢?”

“你今天早上去学校跟谁玩?早自习在做些什么呢?画画课画些什么呢?”

“你们班最多人喜欢的男生是谁啊?你喜欢谁呢?”


藉由一些生活小事打开话匣子比较容易,这些问题简单易懂,孩子通常都会争先恐后地回答,不会感觉到压力。


02

从别人的事谈起


记得我女儿刚入学时,我想要知道她在学校的状况,就用了一点迂回手法。在聊天过程中,我先问她:


“你们班上最调皮的是谁?”她说了一个名字。

“他做了些什么事惹老师生气呢?”

女儿如数家珍地说:“上课讲话啊!还有昨天用东西丢同学的头!”

“那老师怎么办?”

“老师罚他站啊!”

“站多久?”

“站到下课啊!超惨的!”

“啊!真的啊!好可怜喔。都不能坐下,脚一定很酸。”

“对啊,下课也不能出去玩!”

“哇!你们老师这么凶啊?”

“还好啦!有一点凶。”

“那你有没有被老师凶过?”

“没有!我很乖。”

“喔!好险!所以你都没有被老师罚过站喽?”

她迟疑了一下。我赶紧说:“你也被罚过站啊?好可怜。你有没有哭?”

她摇摇头说:“没有。”

我接着问:“啊!老师这么凶,你都没有哭啊,很勇敢。”

“不是啦!我不是被这个老师罚的,我是被体育老师罚的。”

“喔!也是讲话吗?”

“是啊。不过还好只有罚站一下下!”


于是,我就从这样的一段对话,约略得知她对老师的观感、上课的情形,以及老师对于孩子的调皮行为如何处置等等。


从“别人谈起”是一个很好的聊天方法,比方说,孩子会告诉我班上谁吃饭吃得最慢、谁最常被罚、谁功课最棒、谁今天又打了谁等等。


当然,在聊天过程中,我们就能窥见他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对同学的行为有什么样的看法,然后了解孩子在我们看不见的时候,是用什么样的身心状态去处事。


03

不要“否定”,只要“同理”


大人跟孩子聊天,很容易发生的一个状况,就是大人常常喜欢否定孩子的感受。


比如,当女儿说:“自然课无聊死了”的时候,我绝对不会接着说:“自然课不无聊啊!天气、气象是一件很有趣的东西……”


相信我,只要你这么一说,这个话题就聊不下去了。


因为当孩子觉得你并不认同她说的话时,后面的话很容易就咽了回去。


比较好的方式是回答:“喔,自然课很无聊啊,你可以告诉我是什么让你觉得很无聊吗?”


“因为我本来以为自然课可以做实验、看酒精灯之类的,结果都是坐在教室里上课!无聊死了!”


保持中立的语调、同理感受他的感受,往往可以让你知道孩子更多的想法,了解他的需求,进而帮助他解决困境。



前阵子有个妈妈告诉我,当孩子跟她抱怨:“啊!功课好难、好多!我都考不好”时,她明明很温柔地回他:“考不好有什么关系?成绩不是那么重要啊!”结果儿子却气得说她不了解他,拒绝再跟她说话,让她很难过。


事实上,孩子当下需要的不是“否定”他的心情的对话,而是“了解”他心情的对话。


所以,如果妈妈改说:“啊!考不好心情一定很不好,你现在一定很难过,你要不要说说你的苦恼?”我相信她儿子的心情一定会好许多,也会继续把心事对妈妈说出来。


04

只要“倾听”,不要“说教”


很多时候,聊天只是一种发泄。还记得一堆女人三姑六婆时的那种心情吗?


骂婆婆、骂老公、骂给别人听,其实不一定要别人帮我们解决问题,只是纯聊天而已。


让聊天回到聊天,想要孩子诚实地说出感受,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只要“倾听”,不要“说教”。


和孩子聊天,最忌讳的就是说教。任何一种话题的聊天,只要沦落到说教与听训,那就没趣到极点了!所以,聊天时可以对对方、对话题保持高度的兴趣,多询问、少评论,多说“你”,少说“我”,就很容易让话题源源不绝地继续下去。


比如,孩子说:


“妈,XXX今天打我。”

“哦,为什么?”

“因为我要玩恐龙,他不准我拿。”

“那你怎么办?”

“我就去玩别的了。”

“你怎么不告老师呢?我不是教过你,人家欺侮你就去告诉老师吗?你也可以跟他说,公用的东西大家都可以玩啊!妈妈不是跟你说过吗?”


如果是采取这样的聊天方式,那么肯定话题就此戛然而止。孩子最后一定是紧闭双唇,不再多说一句。


此时不妨继续询问:“喔,那你心里有没有觉得很不舒服?”或者“那你还想玩恐龙的话怎么办呢?”


这时,你就会听到他真正的想法:“还好啦!我想他先玩也没关系,等他玩完了,我再玩就好了啊!”或是“我很生气啊!所以我就跟他说:‘我不跟你玩了!“


我的工作每天要和孩子咨询。这些孩子,有些行为有偏差,其中一部分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陪伴跟倾听。因此我发现,要让孩子放心地说出心里话,轻松地聊天,一定要练习“不评价、不说教”,只要你做到这两点,孩子通常都愿意说出心里话。


而且,说出心中的话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抒解及快乐,他们经常在咨询过程后,不愿意离开会谈室,情愿和我继续聊下去。可见很多孩子是多么渴望聊天,却常找不到一个可以聊天的大人。


05

注意肢体语言


聊天时,肢体语言也很重要。适当的肢体语言,会让孩子觉得你重视他、认真想要和他聊天。


除非是在开车的时候,否则我在和孩子聊天时,都尽量以平行的目光注视着他。如果孩子还小,那就蹲下来;如果是个大孩子,那就拉着他的手坐下来。


即使是手边在忙着折衣服、洗碗,在跟孩子讲话时,也必须要时时转头看他的表情。因为注视别人、专心倾听,就表示你很在乎跟他说话。


孩子对于肢体语言很敏感,一边跟别人谈话一边敷衍地说着嗯、啊、喔;或是眼睛一边盯着计算机一边听他说话,都不是鼓励他好好和你聊天的方式。


通常如果我这样做,儿子一定会抗议:“妈妈,你都没有在专心听!”


另外,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欢亲密的接触: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搂搂他的肩,搓搓他的颈背,顺顺他的头发,拍拍他的背等等。


通常,对有一定熟识度的孩子适当地使用一些肢体语言,都会在聊天时产生非常正面的效果。


我在辅导孩子时试过,跟孩子坐在同一边,比坐在相对位置来得好;躺在地上讲话时,比坐在地上好。让孩子一边画黑板一边聊,他们往往容易卸下心防。


另外,注意跟年幼的孩子对谈的时候,不要随意乱发笑;不论他的话多么幼稚、多么奇怪,你都要保持诚恳、一本正经,否则孩子很容易觉得大人在嘲笑他,而不愿意继续聊下去。


我儿子最近很喜欢告诉我他们班上小朋友的座号,每天都要我猜XXX是男生还是女生?我每天都很认真地猜,虽然我早已经知道答案。


此外,他时常会表演班上唱的歌、演的戏给我听,虽然我已经听了很多次,但每次依旧是忠实的观众,还不时问长问短,对他的演出表现得兴趣盎然。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就是在跟孩子聊天时,有时孩子一时说出一些令你惊讶、反感的事时,切记“不动声色”。声调平常、假装毫不在意,这是很重要的。


在尚未明白事情真相或者尚未想出如何应对之道时,先保持朋友般的倾听,是很重要的!


跟孩子“说教”或“讲道理”的时候,最好跟聊天分开,这才能够让孩子畅所欲言、无所不言。


- END -


来源网络,内容整理编辑自微信公众号:心灵成长家园,原文未标注原出处,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我们赞成并遵循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举措,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仅供学习者免费使用,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部分推送文章、图片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15663816666,经核实后,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哈尔滨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地址】

 

手机/微信:15663816666

电话:0451-86315777

微信公众号:zrlxlzx

抖音号:zrlxlzx_1973

快手号:zrl15663816666

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

群力店:哈尔滨群力大道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孩子输不起、玻璃心:试试这些提升“抗挫力”的办法
下一篇:【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真正能拖垮人的,是这三种内耗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