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看幸福的五个要素

发布时间:2025-03-13   浏览:

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幸福。那么,到底什么是幸福?


有足够的财富?

事业有成?

健康的身体?

温馨的家庭?


每个人对于幸福的定义不同,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了幸福心理的五个要素:缩写为PERMA。


P=积极情绪 Positive Emotions

E=投入   Engagement

R=人际关系 Relationships

M=意义   Meaning

A=成就   Achievements


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自己的。


01

积极情绪

Positive Emotions


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是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杰出研究者之一。她研究发现,当人们体验积极情绪时,比如愉悦、满足、敬畏、自豪、爱,等等,会发生很多有利于人类这个物种延续下去的事情。


她认为:我们扩展了对自身环境的认知,对别人更感到好奇,这反过来有助于构建人际关系。


所以,想要塑造积极情绪,你可以可以创造积极情绪和时刻,也可以多关注美好的事情。比如这些幸福的“微小时刻”:停车找到合适停车位时,我们感受到的快乐;由于某种令人兴奋的经历,而感到敬畏;孩子平生第一次做好了某件事情时,我们内心充满了自豪感;当我们尽最大的努力使得某件重要事情得以发生时的成就感……这些事情累加在一起,创造了一系列的积极性。


不幸福的人和幸福的人一样,身边都有许多积极的事情发生,但不幸福的人甚至不会注意到进门的时候有人正在替他们扶着门,幸福的人才有意识地在美好事情发生时欢迎这些时刻,不让它们匆匆溜走。


02

投入

Engagement


快乐的人总是热衷于投入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并不会感到厌倦或沮丧。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进入一种“心流”的状态,觉得时间仿佛停止了。当“心流”状态结束,更感到时光飞逝,体会到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这都将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幸福感,让我们变得更好。


现代人在工作上花的时间最长,如果能够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还能获得好的感受。也就是说,当我们可以更直接地在工作中(以及我们的个人生活中)运用最重要的优势时,便会体验到更强的投入感。


此外,我们还可以将我们的目标与正在做的事情协调一致来提升投入感。


03

人际关系

Relationships


在对幸福的研究中,最有力的成果之一是如果某人没能与他人建立高质量的人际关系,便不能认为是具有丰盈生活的人。


数十年来负责哈佛格兰特研究的医学博士乔治·维兰特(George Vaillant)发现:在生命后半段,在情感上蓬勃发展的人,会在生活中与家人和朋友构建并保持积极的关系。因此,维兰特总结道:“幸福就是爱。”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的克里斯·彼得森也经常说:“他人很重要。”坚毅的人们保持热情并坚持不懈,通常是因为他们在自己身边建立并保留了一个团队,而且,他们不仅接受其他人的支持,而且还支持其他人。


所以,如果你想幸福和坚毅,人际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04

意义

Meaning


幸福的人们不只是生活得快乐或者积极投入生活,他们还觉得人生有意义,并且怀着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更高目标。


人生的意义有很多种形式。它可能来自于对自己孩子的爱、为他人解决困境、拥有一项他人急需的技能并为他人服务,或者是给他人带去希望。


有意义的人生充滋着热情,因此,坚毅地追求值得的目标,是使你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兴旺繁荣的重要部分。


05

成就

Achievements


成就,并不代表一定要获得胜利或获得第一名,而是去实现自己认为有意义,有使命感的目标。


研究发现,人们希望做些事情,而不是什么事都不做,因此,想要实现成功,必须要让自己认为能够游刃有余、熟练的掌控身边的环境。


然而,并非所有成就都能带给人们幸福。追求一些体现了肤浅渴望的外在目标。比如,金钱和名誉,或者以别人梦想的目标为自己的追求,并不会给人们带来满足的成就感或幸福感。


研究还发现,最幸福的人们每天醒来后都致力于实现明确而艰难的目标,这些目标超出了他们的舒适区,不但赢得了最佳的成果,而且还可以带来最高水平的自尊感和自我效能感。


最后,总结一下,提升幸福水平的5大要素包括:


积极的情绪;

投入做一件事情;

过有意义的生活;

培养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

获得成就感。


愿你我都能获得幸福的人生~~


- END -

来源网络,内容整理编辑自微信公众号:恒如慧教育,原文未标注原出处,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本号赞成并遵循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举措,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仅供学习者免费使用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部分推送文章、图片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15663816666,经核实后,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哈尔滨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地址】

 

手机/微信:15663816666

电话:0451-86315777

微信公众号:zrlxlzx

抖音号:zrlxlzx_1973

快手号:zrl15663816666

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

群力店:哈尔滨群力大道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为什么总是担忧未来:“提前焦虑”的心理真相
下一篇:【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自卑不只是内向、敏感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