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青春期孩子不稳定,家长做好这些会有大帮助

发布时间:2025-03-29   浏览:

近期和几个家长聊了青春期孩子们的成长的事儿,提起青春期,家长大多头疼,孩子的不听话、犟嘴,摔门而出或者是闭门谁也不搭理等情况,让家长摇头又无奈。


今天为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和大家交流一下青春期孩子教育的问题。


01

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过渡期


具体来说,体现在三方面:


1)生理上的过渡


进入青春期,告别了孩童时代,身高体重开始迅速增长。


男孩儿和女孩儿出现了体格上的差异,力量逐渐强大,比如,男孩儿肌肉生长快,与脂肪比等于大约是3:1,身材变得健壮有力;女孩儿肌肉与脂肪比等于4:3,身材变得圆润丰满。所以说,男孩儿是越来越壮,女孩儿是越来越胖。


同时,孩子们开始出现第二性征,性意识觉醒,开始关注异性,注意修饰自己,注重形象了。


2)心理上的过渡


思维方式从幼年期的形象思维、具体思维过渡到成年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从有形世界到无形世界,学习也从具体的数过渡到字母表示数,出现了图形、动点等,也对自己的将来有了思考,当然这可能也是没有答案的,比如我将来要上什么样的大学,当一个什么工程师,多大的官,选择谁当我的人生伴侣等......


孩子们考虑的问题有很多不确定性,同学当中,这几天和谁的关系非常好,但是因为某些因素关系又破裂,孩子自己会对交友能力进行思考。这些不确定性的问题,影响到他们心理上的稳定性,形成游移心态。


而我们成人的工作、人生基本都是确定的,我们现在就能看到二十年三十年后的自己,这是青少年和成人在认知层面的的一个重要差别。


3)社会过渡


从孩子变为公民,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有完全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可以申领驾照了,知道损坏公务要赔偿了。


青少年通过各种媒体知道自己可能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但是怎样承担,承担的尺度和广度有多大,怎样考虑社会效应,在大脑中还都是空白。所以会出现脑子一热做出不符合常理的事儿来。


正是这三大过渡,让青少年处于不稳定状态,处于人生的叛逆期和过渡期。孩子小的时候对父母是盲目的崇拜,心理上依从父母,生理上顺从父母,进入青春期后,以前对你的仰视到现在的平视再到俯视,他会通过肢体语言告诉你,我长大了;不要把我当小孩子看了;穿什么衣服,几点起床等,我的地盘我做主......还有些孩子这时候对家长可能会不理不睬。


所以,父母也要理解自己面对孩子这些变化时的不适应,不放弃不抛弃,帮我们和孩子一起度过青春期。


02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家长坚守、陪伴


1)要了解孩子的思想,学会换位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愿意当众受批评吗?肯定不是。

孩子呢,肯定也不是。

孩子更愿意接受悄悄的帮助和指出错误。


己所甚欲,勿施于人:


你做不到的,先别要求孩子做到。

你觉得对孩子是好的,但对孩子来说不一定是好的。

爱孩子是一回事儿,孩子感受到爱是另一回事儿。


2)学会倾听,做到“入眼、入口、入心”


一边看电视,一边听孩子说,他就不给你说了;

一边切菜,一边听孩子说,他就不给你说了;

一边看手机,一边听孩子说,他就不给你说了;

一边喝酒,一边听孩子说,他就不给你说了;


这些都是敷衍的态度。在孩子看来是建立不起来亲子链接的。孩子会认为你是在敷衍他,没有认真的听他说话,他就慢慢的不和你说了。


孩子一句话,你一箩筐,孩子一开口你就指责批评,孩子也不和你说了。这是因为你习惯性高高在上,指挥孩子。


3)和孩子沟通要讲究“望、闻、问、切”



就是孩子跟你说话的时候,你看着他,让他跟你说,这时候你还能看出来孩子的情感、情绪是否正常。



就是聚精会神的听,听他的语气语调而不仅仅是听内容,从他的语气语调、身体语言可以看出他的情绪和感觉,比如,语调上扬或者语调下移所表达的情感就不一样。



就是做到关心,关心性的问,鼓励性的问。通过问表达的是你对他的关爱和关注。问是手段,鼓励孩子说才是问的目的。


你问的一定要简单,孩子很清晰的知道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体会到你的问话里面透射出来的关心。



指的是中医上把脉,这里指的是感受孩子内心真实的情感,家长可以抚摸一下,拍一下,抱一抱等来传递一个信息。让孩子能感受到稳定的亲子链接。知道我是和你在一起的,这样能够孩产生共鸣,孩子认为父母是理解他的,孩子也就有了力量和勇气,知道父母是爱他的。


总之:


教育孩子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家长老师和社会共同努力。但是家长的作用毋庸置疑是最重要的那个环节。


家长多学习是个根基,能和孩子平等的坐下来交流是最朴实的第一步。


- END -

来源网络,内容整理编辑自微信公众号:李老师心理,原文未标注原出处,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本号赞成并遵循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举措,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仅供学习者免费使用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部分推送文章、图片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15663816666,经核实后,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哈尔滨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地址】

 

手机/微信:15663816666

电话:0451-86315777

微信公众号:zrlxlzx

抖音号:zrlxlzx_1973

快手号:zrl15663816666

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

群力店:哈尔滨群力大道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想要激发潜能,学会做这五件事
下一篇:【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摆脱过度依赖,拥抱独立人生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