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孩子出现心理危机的几个预警信号

发布时间:2025-08-10   浏览:

近年来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来访低龄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其实,许多心理危机并非突然爆发,而是有迹可循。家长们若能及时捕捉到这些预警信号从而采取行动,便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应对心理困境。


01

情绪起伏剧烈,阴晴不定

原本性格温和的孩子,突然频繁地发脾气,一点小事就暴跳如雷;或者常常毫无缘由地哭泣,情绪低落,持续时间较长。


例如,孩子以前对玩具很感兴趣,现在却对心爱的玩具也提不起精神,整天闷闷不乐。这可能是孩子内心压力过大,无法自我调节情绪的表现。


当孩子情绪波动超出正常范围,家长要及时关注,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情绪背后的原因。


02
睡眠陷入紊乱,多梦易醒

睡眠是反映孩子心理健康的一面镜子。


要及时注意到,孩子是否入睡困难,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或者频繁做噩梦,半夜惊醒;又或者睡眠时间明显变化,白天嗜睡,晚上却精神亢奋。


比如,孩子原本作息规律,近期却总是晚上 11 点后还睡不着,早上又起不来,这极有可能是心理压力影响了睡眠。


家长要为孩子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若情况持续,需寻求专业帮助。


03
饮食习惯突变,食欲失常

孩子的饮食状况也能透露出心理状态如何。


有的孩子突然食欲不振,对美食失去兴趣,食量锐减;而有的孩子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开始暴饮暴食,无法控制自己的食量。


就像原本吃饭正常的孩子,最近每餐只吃几口就放下碗筷,或者不停地吃零食,体重短时间内明显变化。这种饮食习惯的改变,就很可能是孩子在试图通过食物缓解内心的焦虑或不安。


04
学习成绩骤降,状态下滑

在学校里,孩子学习成绩突然大幅下降,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困难;曾经热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现在对学习任务敷衍了事,考试成绩一落千丈。


这背后都可能隐藏着心理危机,比如,家庭系统的不稳定,学习压力过大、同学关系紧张、对老师有抵触情绪等,导致孩子在学习上无法投入精力。


家长要与老师沟通,共同找出孩子成绩下降的原因,给予支持和鼓励。


05
社交场合退缩,孤立自我

原本开朗活泼、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孩子,逐渐变得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回避与朋友交往,甚至对家人也变得冷淡。


比如,周末不再主动约朋友出去玩,同学邀请参加聚会也总是拒绝,放学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这是孩子心理危机的一个重要信号,可能在社交中遭遇了挫折,或者内心有难以排解的烦恼,选择用逃避的方式来应对。


06
焦虑情绪蔓延,忧心忡忡

孩子对日常小事过度担心、紧张,表现出恐惧情绪。


比如,上学前反复检查书包,担心忘带东西;考试前焦虑不安,甚至出现身体不适;对未来过度担忧,经常询问一些不切实际的问题。


这种过度焦虑的情绪,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若长期得不到缓解,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07
自我否定频繁,妄自菲薄

频繁表达自己没用、无能、不被喜欢等负面自我评价。


比如,孩子经常说 “我什么都做不好”“大家都不喜欢我” 之类的话,对自己的能力极度不自信,即使取得成绩也觉得是运气好。这种自我否定的心理,会不断侵蚀孩子的内心,阻碍其健康成长。


家长要及时发现这种情况,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08
身体莫名不适,病因难寻

孩子频繁出现头痛、腹痛、疲惫等身体症状,但经过医学检查,却没有发现明显的生理病因。那么,这些身体上的不适,很可能是心理压力的躯体化表现。


例如,孩子经常喊肚子疼,去医院检查各项指标都正常,可症状却反复出现。这时候,家长就要考虑孩子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09
破坏行为凸显,叛逆宣泄

孩子出现故意破坏物品、攻击他人等破坏性行为。


比如,在家里摔东西,在学校和同学打架。这是孩子通过极端方式来宣泄内心的不满和愤怒,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情绪,只能通过这种破坏行为引起他人注意,释放心理压力。


10
沉迷电子世界,逃避现实

过度依赖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整天沉迷其中,以此逃避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比如,孩子长时间玩游戏、刷视频,不愿意面对学习、社交等现实事务。这种沉迷行为可能是孩子在虚拟世界中寻找安慰,逃避现实中的心理困境。


家长要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帮助孩子回归正常生活。


总之:


当孩子出现上述这些情况时,家长不要惊慌,也不要忽视。及时与孩子沟通,给予关心和支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的帮助。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从识别这些预警信号开始,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 END -

来源网络,内容整理编辑自微信公众号:宝鸡心理健康,原文未标注原出处,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本号赞成并遵循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举措,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仅供学习者免费使用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部分推送文章、图片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15663如慧816666,经核实后,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哈尔滨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地址】

手机/微信:15663816666
电话:0451-86315777
微信公众号:zrlxlzx
抖音号:zrlxlzx_1973
快手号:zrl15663816666
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
群力店:哈尔滨群力大道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健康的自恋,是自我肯定和自我尊重的来源
下一篇:【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儿童情绪教育:理解孩子的哭闹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