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道理都懂但就是不想动,试试这个方法

发布时间:2024-01-19   浏览:

有时候,就是感觉没力气;有时候,明明眼前有一个重要任务在等着,而想做的却只躲起来放任自流。


也许需要完成的是一份冗长的报告;也许需要打一个难于开口的电话,而这通电话已经拖延了有些日子了;又或许,这一天过得很糟心,所以什么事也不想干。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一些时候,浑身不对劲儿、精疲力竭、了无生趣、沮丧挫败——然而,无论如何,好像还是绕不过必须要有所行动的宿命。


但是,当我们像这样从头到脚都写满了拒绝、全副身心都在叫嚣着放弃的时候,能如何说服自己采取行动呢?当完全感受不到动力的时候,要怎么启动自己去开始做事呢?


这时,大多数人常用的策略可能是用“自我批判”来鞭策自己,像是:


“如果你现在还不开始做事的话,那你就完蛋了”

“看看你自己,腿变这么粗,你真的应该要多运动了”

“别傻了,这只是你的一个想法罢了”......


换句话说,我们常常会用“胁迫”的方式来逼迫自己采取行动。


尽管有时这的确管用,但它并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因为它无法促成我们同自己之间建立起一种滋养而健康的关系。


此外,一些心理学研究还发现,“自我批判”与一些不健康的、回避性的行为有关,例如,疯狂刷剧、沉迷游戏,或暴饮暴食等。


通过威逼利诱来使自己屈服并不是一种可取之策,因为这会勾出深植于我们本性中的一种原始倾向:对胁迫的反抗。


因为人类特殊的进化机制,使得我们在被压迫的时候有一种“梗着脖子扛到底”的倾向——若非如此,每遇见一个危险或者“恶霸”,我们都只能就束手就擒了。


但要是这个“恶霸”就是镜子中的你自己呢?如果你内心那个批判的声音,试图用扬鞭策马式的方式来驱动你呢?


多数情况下,即使后果并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我们潜意识中的“我不”以及“你能奈我何”还是每次都会占得上风。


相反,换一种更温和、柔软的方式也许更能容易使我们行动起来。


通过下面的六个步骤,可以逐一扫除自己的内在障碍——把它们记下来,然后开始做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吧。


一切始于一个简单的“认输声明”。


第一步

放手


在任何改善能够发生之前,我们需要承认一个令人不快的事实:当下,你压根儿不想有所行动。


无论“动起来”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此刻它都可能挑起了许多消极的情绪,像是乏味、挫败、愤怒、怨恨,或许甚至还有抑郁。而无论有多么地想要有动力,就是没有。


我们脑袋后面可没有什么简单按一下就可以开启“感觉良好”的按钮(否则你一早已经就打开它了)。同时,不幸的是,我们还经常执着于“好”的感觉,并给自己带来了不少麻烦。


当坚持想要感觉“良好”,就会自然回避所有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消极情绪的事情,从而就产生了拖延症这种东西。


因此,让自己开始采取行动的第一步,就是放开对感觉“良好”的执著。放下那些一定要充满动力朝向梦想前进的想法。


越是想要“先调整好状态”,就越难以着手去行动。


第二步

允许自己有不适的感受


仅仅是放下对“感觉良好”的执迷是不够的。


就像之前说的,采取行动时,可能会有很多消极的念头和感受浮上心头。只要陷入了与这些不良情绪的抗争中,我们就会无差别地陷落于是否要采取行动的挣扎中——动物的本性就是如此。


所以,不要将“不良”感受当成是敌人,而是试着允许它们的存在。停下与这些“不舒服”的对抗,不再试图克服或打败它们,而是学着与之共处。接纳它们。


为这些不适情绪腾出一些空间,允许自己感到无聊、挫败,甚至抑郁。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要学习喜欢这些感受——没人会喜欢。


只是你并不需要等这些感受有所转变之后,才能开始做那些对你而言真正重要的事情。你越快适应与这些感受和平共处,你就越早能开始有所行动。


第三步

追根溯源


人群中受虐狂不多,相信你大概率也不是。如果不是为了某件重要的事情,完全没有必要忍受任何的不适。


所以,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为什么采取行动对你来说是必要的呢?如果不行动会如何呢?

这项行动有利于你的职业生涯吗?还是有益于你的身心健康?又或者是为了某些你在意的人的利好?


如果是因为某些外部压力或追逐名利,又或者是“否则我会感到内疚”等理由而想要去做的事,那不妨就此放下吧。


取而代之地,专注于那些有重要理由去做的事情。出于真心想要去做的事,仅仅是因为想做而去做的事。


总之,做这件事的“原因”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成为动力和灵感的巨大来源——想清楚你的目标和价值观,然后让它们催生行动。


第四步

许下承诺


现在是时候许下一个承诺了。


你愿意为什么事情担起责任?


它不必非得是一件宏伟大业。你可以从一个简单的目标开始,锻炼自己的心理韧度。比如,不要一开始就想着跑5千米,而是可以先试试跑个500米。


找支笔,试试在纸上写下来:


你愿意做些什么?

你愿意什么时候开始做?

你愿意在哪里做这件事?


你可以自由地做决定,并且,写得越详细,效果就会越显著。


第五步

开始行动吧


做点儿什么。


就现在。


无论是多么小的事。


然后做下一件事情,但顺着前面的步骤来……不要让心里的那个“恶霸”又开始对你呼来喝去。


如果你开始动摇了,请循环演练前面的步骤一到步骤五。


第六步

接纳“不作为”


有时即使是最佳策略也会功亏一篑。当发生这种情况时,问问自己:谁说你必须得要采取行动?


试试把“我不能采取行动”微调一下,变成“我能不采取行动”。真是好样儿的——至少你做成了“什么都不做”这件事,给自己点个赞,这也棒棒哒~


接纳“不作为”,能锤炼你做出选择的能力,以及为此担起责任的能力。其实在英语中“责任”一词(responsibility)最初写作“反应能力”(response ability)。通过接纳自己的不作为,你其实是在锻炼自己做出反应的能力。


你担心因为“不作为”的后果而不快乐吗?


没关系——如果你能选择不采取行动,那么必然也能选择采取行动。这行动不是“必须”做的,甚至都不是“想要”做的,而是“可以”做的,能够做的。


所以,如果你动摇了,也以同样的态度去动摇吧。友善、温和、坚定。一步一步来。


可以做到或是不能,决定权在我们自身。做在做的,得应得的,并且睁大眼睛保持觉察。


我们都拥有为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的能力,无论这选择是喜欢的或是不喜欢的。一切都在于自己。


以上这六个步骤,可以用来与我们自己的内在障碍和平共处,并驱动我们开始动身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


——放下那些念头,那些必须要“感觉良好”才能采取行动的念头,并且允许自己对采取行动存有的不适感。


——与自己的“初心”联结,找到为什么要做某件事的深层原因,然后对将要做的事情许下承诺。


——接下来,带着这种精神头儿,开始行动。


——以及,如果最后所有的尝试都失败了,也请接纳“不作为”。


通过胁迫来使自己屈服并非一个长久之计。请记得,我们都不需要逼迫自己去非要在意什么,也不需要逼迫自己一定要以某种方式去生活。


- END -


来源网络,内容转载自公众号:智浩心理,原文未标注出处,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我们赞成并遵循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举措,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归相关权利人所有部分推送文章、图片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15663816666,经核实后,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周瑞玲心理中心地址】

手机/微信:15663816666

电话:0451-86315777

微信公众号:zrlxlzx

抖音号:zrlxlzx_1973

快手号:zrl15663816666

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

群力店:哈尔滨群力大道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完整的心理咨询,有3个阶段
下一篇:抑郁了,要不要辞职和休学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