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能帮你走出心理创伤的几种有效方法

发布时间:2024-04-17   浏览:

心理学上将“创伤”定义为:超出一般常人经验的事件。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或多或少受伤,创伤事件本身已经过去,对于当下实际带来直接影响的更多是内心未愈的伤口、无法面对的伤痕,学会客观看待它,并通过自己的努力疗愈与转化,就会将创伤化为今生宝贵的财富。


那么,心理创伤发生以后我们要怎么办呢?如何疗愈与清理自己?如何在创伤中蜕变?活出真正幸福的人生?


今天介绍的这几种实用的疗愈方法,也是我们在解决这类心理问题时的一些思路,希望能够给你提供帮助。


1)了解创伤后自我防卫的主要型态


讨好型:


以“讨好人”来保护自己,这种人总是笑嘻嘻的,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甜言蜜语,主动上前和人握手、打招呼。


用“只要我乖,人就爱我”的内在誓言,希望天下所有人都爱自己。


攻击型:


在人还没有指责自己之前,先凶狠指责别人,与每个人保持距离。


用这种方法可以隐藏自己的软弱,不轻易被人刺伤,但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因为内心其实很需要爱,却用攻击的态度拒人于千里之外。


隔离型:


既不攻击也不讨好别人,只是把自己隐藏起来,保持遥远距离,冷眼旁观。


电脑型:


凡事用逻辑分析,过度运用理性,以隔离感情的方式保护自己,不和别人互动,也不把心事告诉别人,似乎离群索居,很难与人深交;


小丑型:


虽然表面上嘻皮笑脸,却从不开放自己的内心世界,他可以把你逗得哈哈笑,可是根本不分享心事。


如此一来,虽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但享受不到与人心灵相契的喜乐。


2)察觉过去的伤痕   


心理调节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自我觉察”,识别自己的防御模式,了解自己在成长历程中曾发生的事,并用现在的眼光去检视,回顾心理历程很重要。


要学习用当下的、较成熟的、更客观的立场审视过去所发生的事情。“看见”即疗愈,真实的看见,是一切疗愈的开始。


3)写情绪日记能更了解自己


尝试写“情绪日记”,仔细思索生活中到底有哪些事会让你有情绪过激的反应。


把这类事情记录下来,借着情绪日记,可以帮助我们省察、思考,对于自己的成长、心理复健很有帮助。


4)运用生命线追溯过去


追溯记忆中悲伤或快乐的事件和过去的家庭历史,可以做生命线的分析或心理历史的分析,方法如下:


在纸上画一条横线,左端写零岁,右端是现在的年龄。线的上方记录生命中较喜乐、有建设性的事件,下方则写下曾受伤害的历史。


5)找到一个安全的人保守秘密


情绪性或经验性上的学习远胜过只在知识性上的学习。当你在回顾时,身旁最好有个安全的人,这个人是很了解你的朋友,也是可以让你做真正自己的人。


这个人可以是亲人、朋友,也可寻找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当我们能真正倾听、接纳、了解彼此时,便在其中获得医治。而这种心灵相契、具矫正性的情绪治疗经验,是心灵医治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6)关照未愈的伤口


大部分的创伤都可以通过正确的方法,比如通过:冥想、内观、特定的疗愈释放法等来疗愈自己。


在治愈心理创伤的过程中,如果所遇到的只是些小小的不愉快,可以自己进行调整;若是比较大的伤害,譬如曾被袭击、死亡恐惧、性侵害等,就需要找专业心理咨询师来协助。


总之:


不管是运用哪种方法,不管曾经的创伤有多大,请你一定相信:它都可以被疗愈、被穿越。


只要如今的你,愿意带着一点点勇气、一点点耐心,去探索和疗愈内在受伤的部分,像拥抱一个受伤的孩子那般去拥抱你的内在,一切的伤痕,都会随着疗愈与成长,慢慢被抚平,成为你今生丰富阅历中宝贵的财富。


学着爱自己与经历蜕变,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 END -


来源网络,内容整理编辑自公众号:YUE阅心理,原文未标注出处,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我们赞成并遵循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举措,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归相关权利人所有部分推送文章、图片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15663816666,经核实后,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周瑞玲心理中心地址】

手机/微信:15663816666

电话:0451-86315777

微信公众号:zrlxlzx

抖音号:zrlxlzx_1973

快手号:zrl15663816666

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

群力店:哈尔滨群力大道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如何做出最好的选择
下一篇:孩子叛逆期,家长要觉察“权力之争”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