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破解“打岔型沟通”

发布时间:2024-04-22   浏览:

在日常交流中,一个常见而又鲜为人知的现象是“打岔型沟通”。这种沟通模式在家庭、职场甚至普通的社交互动中普遍存在,往往在无意中破坏了对流畅对话的需求。


01

爱打岔的人什么样?


打岔型的人喜欢避重就轻,习惯躲闪。


他们经常改变话题来分散注意力,不能专注在一件事上,避开个人或情绪上的话题、讲笑话、打断话题、词不达意、不愿意真正去面对;


他们看上去是快乐的、幽默的、轻松的状态,而内心却是敏感、脆弱、孤独、焦虑、迷茫、无助的;


他们头脑灵活、思维跳跃性大,当积极参与时,显然可以给人们带来轻松、活跃、幽默的感觉,但是也可能带来专注力容易分散,导致效率低下的情况。


简而言之,打岔型沟通是在对话中频繁地、不礼貌地打断他人,使得原本的沟通变得支离破碎。


此行为可能出于多种心理原因,如急迫感、竞争欲、控制欲或对交谈内容的兴趣和关注不足。比如,打岔者常有的内在心理历程是:


如果你没有办法和我正常对话,你就没法再怪我,你就会原谅我;

没有人在乎我、我是不被重视的、我的存在是无所谓的;

我感觉到紧张和焦虑、不想待下去了......


当然,不论其背后的动机如何,打岔都给对方带来沟通中未完待续的挫败感。


02

打岔型沟通的特征


频繁中断:打岔者在对话中经常不容别人说完就插话。


话题转移:话题不断被转移到打岔者希望讨论的点上。


控制对话:一方会试图通过打岔来控制对话的节奏和内容。


无意识的忽略:往往有至少一个人在沟通过程中,未意识到对方尚未表达完自己的观点。


情绪投射:不耐烦或焦虑可能使个体更倾向于带动对方的情绪甚至也认同性的开始打岔。


03

实例分析


让我们以N女士的故事来具体化这个概念。


故事情节:N女士的工作日常


N女士是一个有进取心的市场部经理,她以快速思考和执行著称。然而,她的一个习惯——经常在会议中打断他人——慢慢开始影响她的团队士气。


每次团队成员尝试发表意见,她都会急切地插入自己的想法,有时甚至将话题引向全然不同的方向。在N女士看来,她只是在推动讨论进度,但其他人却感到他们的意见被轻视,甚至是被忽略。


团队的沟通开始受到威胁,成员们变得沉默寡言,因为他们预料到自己的话很可能会被中断。这种打岔型沟通不仅延长了会议时间,而且减少了多样化观点的碰撞,压制了团队创意。


情况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N女士打断别人的行为,或许根植于对效率的强烈驱动以及对控制的需求。有很多人可能会这样因为焦虑而频繁打岔,他们担心时间浪费在他们认为不重要的话题上,或是急于表达自己,以确保个人的观点不被忽视。


短期内,打岔行为或许会使一些人感觉到沟通更高效,这主要是因为它迅速提出了解决方案或新的观点。然而,长期来看,它削弱了团队凝聚力和信任感,并可能造成重要信息的遗漏。


应对策略:


N女士在接受心理辅导后,开始采用一系列策略来改变她的沟通模式:


1)自我反思:她意识到并承认了自己打岔的倾向。


2)主动倾听:她学会了耐心聆听,等对方说完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3)言语和肢体暗示:她开始使用如点头表示理解,为对方讲话创造空间的非言语暗示。


4)保持意识:她在会议中提醒自己不要打岔,且在不慎打岔后立即道歉。


5)共同规则:团队一起制定沟通规则,如限时发言以确保广泛参与。


最终,N女士和她的团队发现,减少打岔行为不仅提升了他们的沟通质量,而且增强了团队成员之间的联系和理解。打岔型沟通作为一种普遍的沟通障碍被识别并得到了改善。


总之:


当“打岔型沟通”介入了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对话篇章,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它可能是出于习惯或是心理的深层原因。


通过觉察、分析并改变这种沟通模式,我们可以提升对话的质量,并培养更加健康和积极的沟通环境。


对话不应是一方的独角戏,而是需要每个参与者的投入和贡献,一起努力,推动对话变得更加丰富、互动,充满各种可能。


- END -


来源网络,内容整理编辑自公众号:智浩心理,原文未标注出处,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我们赞成并遵循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举措,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归相关权利人所有部分推送文章、图片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15663816666,经核实后,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周瑞玲心理中心地址】

手机/微信:15663816666

电话:0451-86315777

微信公众号:zrlxlzx

抖音号:zrlxlzx_1973

快手号:zrl15663816666

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

群力店:哈尔滨群力大道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孩子叛逆期,家长要觉察“权力之争”
下一篇:“行走”是促进身心健康的良药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