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给孩子的爱,到底是“孩子需要”还是“你需要”

发布时间:2021-05-25   浏览:

其实,到底是我们认为孩子会这样,还是真的就一定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想象一下:

 

一个刚刚学走路的孩子,摇摇晃晃来到一个沟坎之前。

 

这个沟坎不会让孩子有生命危险,但是如果孩子走不稳,可能会碰伤身体、流血疼痛。


4-21052510324H59.gif

 

这个时候作为父母的你会怎样做呢?

 

大部分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爱,会选择把孩子直接抱过去。

 

想一想如果没有把孩子抱过去,会发生什么呢?

 

当然,答案大多是孩子会受伤,擦破皮、流血、疼痛、哭泣。

 

那么,如果这个受过伤的孩子再见到这个沟坎,你觉得孩子有什么反应呢?

 

这个问题,我问到过很多家长,父母们给我的答案也有多种:

 

害怕,所以停下来,哭泣,不知道怎么办。

 

害怕,所以绕过去。

 

害怕,要妈妈抱过去。

 

没什么感觉,继续向前走……

 

实际上,到底是我们认为孩子会这样,还是真的就一定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

 

一个没有受过外界影响的孩子,他会兴趣盎然地尝试了解外在的世界。当孩子在第一次学习跨过沟坎的时候,有可能受伤,不过未受过干扰的本能会让他拥有不妥协的意志。

 

当再一次遇到同样的沟坎,处于本能,他也会停下来思索,然后更加谨慎的上前;也许还会跌倒,但他还会更加谨慎地练习,直到若干次后他成功走过这道沟坎,他会非常自豪地表现出来:“我征服了这个难题!”。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各种协调能力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面对外界困难,会主动增强自我的信心和认知。


4-210525103311F0.gif

 

从这个层面上想想看,我们平时在生活中是否一直相信孩子的成长本能,也了解到了孩子的成长需要吗?

 

如果孩子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那为什么父母却产生出那么多不同的想法呢?

 

其实,父母给出的答案大多都是把自己的认知投射到孩子身上了。

 

1)认为孩子“害怕,所以停下来,哭泣,不知道怎么办”的父母,大概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经常有无助的感觉,而且常常不知道寻求他人的帮助,容易困在问题当中,比较情绪化。

 

2)认为孩子“害怕,所以绕过去”的父母,大概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经常会选择逃避或转移的方法。

 

逃避和转移在有些时候有缓解压力的作用,但是长期这样,也可能会造成其他的情绪问题,比如焦虑。

 

3)认为孩子“害怕,要妈妈抱过去”的父母,大概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经常会首先想找人帮忙,处理事件依赖性比较强,对自我不太相信。

 

4)认为孩子“没什么感觉,继续向前走”的父母,大概在生活中看起来很有热情、坚强,遇到困难会忽略它,迎刃而上。

 

然而他们往往对于困难的总结不够,因此很可能经常让自己在没有防备的状态下受伤。这样的父母大多来自于“忽略内在精神需求”的家庭。

 

正是父母内在对养育孩子不同的认知, 造成了父母不同的应对。人间不缺少爱,只是父母总是在错爱。

 

正如最初的这个问题中,当父母把孩子抱过去,也许就已经让孩子失去了一个通过实践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

 

我们总是把自己最需要的东西,分享给心爱的人,却可能从未真正了解过他们需要的是什么,结果付出就被大打折扣。这也是我们在关系中一种常见的情况,是一种缺乏确认的爱的臆断。

 

父母和孩子之间很多情况下都是这样的:问题本身不是问题,以为恐慌而没有机会去解决的问题,才永远成为了问题。

 

人生来就有成就自我和征服困难的本能,孩子本身就有自我成长的能力,如果做父母的不相信也不了解这一点,就可能会把自己的世界观、自己的焦虑、恐惧都套用在孩子的身上,结果可能不但没有帮到孩子,反而用父母的爱折断了孩子的翅膀,压制了孩子的自由成长。

 

相信每位父母都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照顾孩子、避免孩子受到伤害,祝福孩子能够获得美满的生活。但很多时候,所谓的“美满、需要”都是来自父母的定义而非孩子的理解。

 

我们经常会把“我认为这就是你要的”当成“这就是你要的”。我们总是在给予孩子的,也许并不是孩子所需要的。

 

学会如何聆听孩子的需要,学会表达爱,如何兼顾爱的教养,这都是为人父母者一定要学习的。


4-210525103335357.gif

 

还有很多父母把“期望孩子做的”当成“孩子应该做的”或者是“孩子需要的”。

 

“妈妈辛苦了一天给你做的饭,你还不喜欢吃!”

“我为你放弃了多少,你还不好好学习,只想出去玩!”

 

孩子可以选择为父母的期望而学习,也可以选择为自己的未来而学习,但是孩子也有玩耍和享受生活的权利。

 

如果父母的付出必须要求孩子用放弃自我的自主权来回报,这好比我们为一个人做了很多好事,于是要求他用命来回报一样。

 

无意识当中,父母把爱变成了一种交易。

 

父母的付出,似乎孩子一定要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接受:不可以不喜欢父母做的饭,不可以学习的时间短于父母的要求。

 

父母需要把自己对孩子的理解以及期望,和孩子自身的真实状态和需要分开来看的能力。

 

要知道,两者并不对立,期望本身也没有错,因为期望的背后往往包含着很多的祝福、支持和正向的引导。

 

但是,如果两者分不清,父母把自己的期望变成孩子必须照搬的标准,其实就是在打着爱孩子旗号来满足自己了。

 

如果父母为了自己的期望,而长期打压孩子的成长需求和其他爱好,那么,这个期望自然就会成为孩子的反抗对象,孩子甚至会故意和父母对着干也是情有可原了。

 

“我就是不想吃!”

“你就是要我替你学习!我就是不学!”

 

时间久了,孩子可能会习惯性的抗拒,不去接受父母的关爱,或者接受了却并没有感谢。

 

这也是“好人不见得做好事”说的道理。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和动机,如果结果和原意背驰而行,就要好好地审视一下我们的角度和方法了。

 

引导孩子成长,可不光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4-210525103355P1.gif

 

一些家庭中会存在家长过分关心的情况,物质上无微不至,精神上也步步紧逼,不断侵入孩子自我的精神疆界,使孩子的内在充满不安全感。

 

一种结果是:

 

孩子妥协、退让,失去了自己的疆界。

 

这样自我界限被破坏的孩子,也很容易会缺失自己的思想和主观能动性,不知道反驳、保护自己。甚至在遭遇危险的时候,不敢拒绝、逃避,不敢有所行动来保护自己。那些长大后经受着婚姻暴力却不能够离开的人;那些感觉被家庭、社会挟持无力反抗的人,同样是这样来的。

 

有时,为了家庭的平和,一些孩子从小会过于的懂事、努力、会看眼色(实际上是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无法建立自我客观的价值观)。

 

他们长大后容易过多承揽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很多时候,为他人情绪负责而产生的压力,比他们解决真实问题的动力还要大。

 

这种一直在内心冲突、消耗着的人,如果加上一个过高的“理想自我”,完美情结的倾向,往往遇到一些压力源,或是内耗到一定年龄,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抑郁的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焦虑的无法面对现实。

 

另外一种结果是:

 

如果一个孩子保护自己的力量比较大,而父母总是想模糊彼此的疆界,他会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反抗父母侵入,把自己的“家”装备森严,让父母很难触碰到他的内心世界。

 

这时,孩子会表现出和父母的对抗、拒绝交流等行为,常常被标签为“叛逆”。

 

这些让父母感觉不舒服的行为,实际上是孩子在尝试着学习保护自己的方法。

 

此时,父母要做的不是强行把门砸毁,而是要学会敲门而入。只有打开的门越多,留下的防护围墙才会越少。

 

如果没有应用科学的教养方式,还没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和互动方式,家长就把众多自己“美好的期望”强加到孩子身上,就可能会在家庭中演变成庞杂的压力和互动关系。

 

在这种家长中长大的孩子自然更容易出现困惑,成长也会裹足不前。

 

所以,父母的期望和孩子的需要,两者不能混为一谈,父母需要有把它们区分开的认知能力和勇气,才能真实地“看到”、“听到”自己孩子的心声。

 

- END -

 

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文字转载编辑自公众号:心成长工作坊,原文未标注作者

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或注明出处


【周瑞玲心理工作室地址】
 QQ1209039223,
 微信:15663816666
 微信公众号:zrlxlzx
 电话:0451-86315777
 地址1: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
 地址2:医大一院店(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22210K座)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如果感觉累了,请参看这些“休息方式”
下一篇:婚姻幸福的夫妻大多具备这些习惯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