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不要做一个“想太多”的人

发布时间:2022-02-28   浏览:

杨绛先生曾说过一句名言:“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真的总是“想太多”,成为了过度思考者。他们往往拥有把简单问题想复杂、把容易事情想困难、把轻松想成痛苦、把小问题想成大灾难的“天分”。

 

可这种“想太多”的表现,并不会成就人,反而可能会伤害人。从心理学角度看,过度思考,真的会对身心健康造成许多影响。

 

所以,也请你不要做一个“想太多”的人。


4-22022Q01432308.jpg

 

01

 

从专业角度而言,以下六个表现,表明一个人很可能是一个凡事想太多的过度思考者,即使自己并不这么认为:

 

第一,太过敏感,芝麻绿豆般的小事都会让自己想半天。

 

比如,你在大街上行走,迎面碰到一个人,人家只是不经意地瞅了你一眼,你就会想: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就会分析:人家是不是对你有什么想法。

 

第二,缺乏行动力,想得永远比做得要多。

 

想得很多,但却很少付出行动,你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权衡上,想要做出最正确或者更好的选择,却迟迟不行动,即便行动了,在过程中你也是犹豫不决,想东想西,明显缺乏效率。

 

第三,总是想要知道更多、更新的消息,总是想要得到最好的结果。

 

比如,朋友介绍给你一个赚钱的生意,你为此搜集和分析了很多的消息,可还是担心出错,总是想要追求完美,总是想得到最好的结果,即便已经做出了决定,可一旦收到新的信息,就轻易会改变主意。

 

第四,死心眼儿,凡事总想刨根问底。

 

凡事都要想出来个为什么,都想要搞清楚原因,这本身代表着你对世界的好奇,对生活的兴趣,是很好的动力。

 

但是,这个世界上的为什么实在太多了,十万个都不够,如果过于“执”,那也很容易陷入过度思考。

 

而且,很多事情,搞清楚了为什么,也不一定就是好事,反而会让人变得畏手畏脚。

 

第五,总想要让一切顺利,想要确保万无一失。

 

事情如果顺利,想太多只是会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并不是想太多让你万无一失,而是事情本身的进展就很顺利。

 

可当事情不顺时,想得太多,以至于想要追求完美,只会导致问题越来越多,反而会让事情越来越不顺利。

 

第六,习惯否定、质疑和批判,对什么事情都不愿相信。

 

否定、质疑和批判的确都是有益的,不愿轻信也是优点,但凡事不能太过,一旦这些东西成为你的习惯,让你变成过度思考者,那么,反而是有害的。

 

02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想太多的过度思考倾向,一些时候对我们处理事情也是有帮助的。

 

但长期来看,弊端明显更多,不加以觉察和调节的话,可能就会过度内耗,从身心的很多症状上表现出问题来。

 

那么,应该如何避免过度的思考呢?

 

首先,要尝试用整体和长远的眼光看问题。

 

当你想一个问题的时候,不妨问下自己:

 

这个问题放在三天后乃至三年后,要紧吗?

这个问题放在自己的整个人生中,重要吗?

 

像这样,用整体和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就能有效避免过度思考,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

 

其次,在想问题时为自己设一个时限。

 

时限一到,就必须强迫自己做出决定,或者停止下来,不要再继续想了。

 

如果你不能这样做,那么,你就容易在一个问题上想太多,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再次,要停止苛求完美、万无一失、控制所有的想法。

 

不要害怕犯错,勇敢地去冒险,即使失败,即使不完美,也坦然接受。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所有事情,在没有定论之前,都是有不确定性存在的,就像一句网络流行语所说:“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最后,记录下你的想法、决定、行动和结果。

 

列出你的想法,以及为实现想法所做出的计划,然后结合已有的信息和过往的经验,尽量完善它。

 

接下来,列出事情的重点,理清头绪,再去行动,并记录下结果,你就能有效地避免无谓的过度思考。

 

- END -

 

内容来源网络,编辑、转载自公众号:情感星愿,原文未标注作者

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或注明出处


周瑞玲心理工作室地址】
 QQ1209039223,
 微信:15663816666
 微信公众号:zrlxlzx
 电话:0451-86315777
 地址1: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
 地址2:群力店(哈尔滨市道里区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对孩子没有尊重的爱,是一种伤害
下一篇:神化?妖魔化?澄清几个对心理咨询的常见误解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