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父母的有效配合,对解决孩子心理问题至关重要

发布时间:2022-09-28   浏览:

很多家长第一次咨询中都问过我这个问题:“我就不明白了,孩子怎么就抑郁了呢?我在家里都改变了,怎么就不见好呢?”

 

我不逼他的呀,我们真的对他没有要求呀”

我们家里很民主的,都是和孩子商量的”

我们都是征求孩子意见的,都是他自己选择的啊“

……

 

既然如此,为什么孩子还是会崩溃大哭,会不想去学校,会觉得活着那么累、那么辛苦呢?

 

其实,在这些孩子内心世界中,他们多半会觉得自己无比糟糕,父母对自己没有要求,自己竟然还那么难受,太没用了;总感觉父母好像对自己没有要求,但是自己无论做什么,他们也都不满意,自己总是令他们失望,看到他们焦虑地皱着眉,自己很想努力让他们开心,但是真的无力完成,而且越是让自己别完成了,越是感到很内疚很抱歉。

 

当一个孩子表现出自我评价低,自责,无力,就会觉得做什么都无用,做什么都做不好,以至于也没有兴趣没有动力再去做的时候,他们的确会陷入抑郁中。

 

类似下面的对话和情境,在你的家里有发生过么?

 

孩子:我今天不想练琴了,有点累,作业也很多~~

——家长:怎么又不练了啊,我买台琴回来就是为了让你天天练琴啊,不天天练琴怎么能学好呢?

孩子:可是我今天真的很累了,作业真的很多。

——家长:琴要多练才能有提高啊,熟能生巧,不能断,你一天没练就比别人天天练的差了一点点,长久下来就差距越来越大,你看xx家的xxx,和你一起学的,他都已经钢琴十级了,你看看你。

孩子:可是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他是他,我是我啊。

——家长:所以你要好好努力,像他一样啊。再说了,你不练琴我买台琴回来放家里干嘛啊,不就是为了让你天天练吗!

孩子:我又没说要你买,我要天天练啊,你自己怎么不天天练琴啊!

——家长:你不练我买来干嘛,就是为了你啊!

孩子:你自己买的你自己练去,我今天就是不练。

——家长:那我烧的饭也我自己吃,你也别吃了。

 

面对比自己更像孩子一样,只会这样撒气的家长,孩子语塞,无力地一声叹息,没办法再说下去。

 

这声叹息,在家长眼里又会被解读成对自己的不屑。

 

一转身,一方家长可能就开始向另一方家长诉苦:

 

孩子脾气太差,没良心,不知感恩,不知父母付出心血都是为自己好,以后这种态度,到社会上怎么跟人相处,哪个单位会要他……只有在家里才由着他想干嘛干嘛,这样做事没有恒心,买了琴也没练几次琴这种习惯带到学习和工作上,怎么可能做的好事情……”

 

另一方则很可能只是叹气摇头,此路不通,再寻一条路,总要找个办法让孩子“好”起来。至少身体健康、性格好一点,做事有毅力一点,这些方面是基本的吧,做的效果不强求。

 

于是爸爸和妈妈一个天天横眉冷对,一个天天愁眉苦脸。

 

其实这些话,孩子在背后都听得到、够感受得到,孩子很可能也是在自责的:

 

是啊,父母是没逼自己锻炼,也由着自己了,但是心里感受很糟糕,自己也真的认为自己做错了,将来也做不好事情,也辜负了父母,他们年纪也渐渐大了,放弃自己的工作事业,为了照顾自己也牺牲了很多,身体也变差了……”

 

即使很多孩子表面上是叛逆的、反抗的态度,其实也免不了会一直心存着内疚担心父母的。

 

你看,孩子其实已经表达了休息的需要,他说自己很累。但是爸爸妈妈似乎根本没有在意,也并不认真对待他的需要,他们虽然没有坚持要求孩子去练琴,但是他们非常坚持的表达了:练琴是应该的,不练琴你就会比别人差。

 

当父母的期待被如此坚定的表达出来时,那么不管最终这个期待有没有实施,这都是对孩子的要求。

 

而且生活中类似的期待无所不在:要不要吃蔬菜,是不是要准时睡觉,什么时候要洗澡,什么时候可以看电视或者打游戏?

 

每当孩子有自己的需求时,一些父母总是会以过来人的经验,提供一些无比“正确”的解决办法,期待孩子执行,这些事情往往还会和未来的某个发展需求挂钩,比如,身体健康,视力好,作息习惯好,没有不良嗜好等等。

 

当孩子不能满足这个期待时,父母会有意无意的流露出一些失望甚至责备,也会有一些担忧未来可能发生的与自己期待的相反的结果,比如,孩子真的身体不好,习惯不好,睡眠不足,长不高,太胖,脾气不好,嘴不甜,人际相处不好,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对象,怎么办……

 

当这样的期待太多,几乎24小时包围着孩子,他做的每一件事情,几乎都有一个爸爸妈妈认为应该的解决方案,而他自己的方案,总是会被爸爸妈妈看成不妥当的时候,你感觉会发生什么事情?

 

孩子们一开始总是非常善意又体谅父母的,当学业压力不那么重的时候,他们愿意为了实现父母的期待,去努力完成一些事情,哪怕有时候违背自己的需求,只要能让父母高兴,又可以避免争执,有时候按照他们说的去做,反而简单些。

 

所以其实,有时候所谓的“家庭民主”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过是父母提供了选项a和选项b,请孩子选择一个。但孩子自己提出的选项c,基本上根本就不会进入父母视野范围。

 

要和父母去争取选项c的权利,太累,争了还要被他们说,算了算了,还是在不喜欢的a和b中选一个简单些,哪怕不开心,起码避免了麻烦。

 

这些令自己不开心但可以令父母开心的事情,孩子们会在有力气的时候做了也就做了,但是当他们某个时期的学业压力变得繁重,或者人际上遇到一些困扰时,当他们已经在学校里累了一天,当他们的确没剩下多少力气的时候,就变得很难了。

 

往往这时候有些父母又会认为孩子偷懒了“为什么以前你可以做到的,现在做不到了?你现在的态度怎么和以前不一样了?”

 

大部分孩子,真的都是非常非常善良的,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如此善良,为了照顾满足父母的期待,硬撑着继续去做一些自己其实早就已经不想做的事情,他们可能不至于抑郁到来求助。

 

硬撑,真的非常非常消耗,所以,他们止不住的想哭,崩溃,甚至开始自问,人为什么要活着呢?或者有什么意义呢?当他们整天像被控制的提线木偶一样,表演着父母心中的剧本时,他们是没有生命力的,出现这些问题真的就不奇怪了。

 

更雪上加霜的是,有一些家长,看到孩子抑郁的时候,也仍然没有能力觉察到自己的问题。

 

比如,他们可能也在被自己的紧张焦虑所困住,感到更加烦躁,对孩子的脾气也会变差,甚至误会孩子是无病呻吟、是在装,他们无法理解,自己每天好吃好喝供着孩子,对他学习成绩也没有要求,他有什么可抑郁的。

 

还有些家长,他们越担心孩子抑郁,他们可能越急着想让孩子不抑郁,所以他们非常主动地开导(其实大部分都是讲道理和说教),一味的让孩子自我调节,在孩子希望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发呆的时候,他们会强行拉开窗帘打开灯,他们要把光线引进房间;在孩子想要安静的一个人呆着的时候,他们刻意地要去找孩子交谈开解,要去灌输人生的积极意义。

 

当这些在一般情况下似乎无比正确的积极人生态度,被粗暴的施加在一个抑郁者的身上,无异于对一个本来已经失眠的没办法好好休息的人,在他耳边敲锣打鼓不让他睡觉,甚至可以说是对一个躺在床上垂危的病人,把他翻来覆去的折腾抢救,插上各种急救管道,毫无章法的疯狂电击......最后的结果,不是把这个人救活,而是会让他病得更重。

 

这些描述可能看起来很夸张,但是在很多家庭里,这样的剧本真实的在天天上演,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这样家庭中的孩子都会抑郁,有一些抗打击能力强的孩子,他们抗下来了,像刚刚前面案例里这个拒绝练琴的孩子,至少他还能明确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是累的,即使把自己的想法用不恰当的抵抗表达出来,他也是还有一些自我力量的。

 

但他们付出的代价是很昂贵和沉重的。生命有求生的本能,为了让自己可以硬撑下去,他们会发展出一些功能来保护自己。比如,我见过的很多抑郁发展到相对严重程度的孩子,会直接就把这些想法,这些感受都吞到自己肚子里面了,甚至用“压抑”这个心理功能,让自己都麻木了,干脆都回避和拒绝和爸妈做相关的“沟通”了。

 

还有一个更容易在此时发挥作用的心理功能叫做“隔离”。这个功能可以让孩子把辛苦的体验隔绝到自己的意识范围之外,好像察觉不到,这样,他就可以变成一台没有感受的机器,这样就可以运作得比较有效率,而且这样的孩子很可能在他们的学业和成年早期的事业表现上都比较出色。

 

也有一些孩子,他们可能隔离的狠一点,他们把自己关起来了,好像一个蜷缩起来的茧,外面包着厚厚的壳,为了让你没有办法再伤害到他。所以,你看到的他,缩在那里不动,好像“死”了一样。

 

类似这样的自我防御代价是令人心酸的。时间越久,父母可能越会觉得,孩子怎么和自己不亲,孩子也不愿意来看望自己,孩子很冷漠,不太关心自己,因为很多这类的自我防御在心理功能上算是比较原始的,没有那么灵活,压抑和隔离不仅仅隔绝掉了一些辛苦的体验,也同时会隔绝掉一些爱和亲密的体验。

 

很多这样长大的孩子,在成年以后不愿意回家,想到回家就很累,家对他们来说好像不是一个可以停靠和休息的港湾,而是一个负担,他们可能惧怕面对老父老母那操心的目光,小心翼翼的问候,因为惧怕,所以回避。

 

当有一天,他们想发展自己的亲密关系的时候,他们也会发现自己无法走近别人,或者无法让别人走近自己。因为他们小时候可能就不太会处理和父母的冲突,他们应对的方式要么是忍耐勉强自己,要么是回避走掉,所以这也给他们长期的职业发展带来一些麻烦,因为他们也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常常觉得自己很委屈很累。

 

可以说,父母面对孩子的一言一行,情绪每一点细微的变化都对孩子有不同的影响。家长的教养方式,传递给孩子的能量,陪伴孩子的方式,都与他们的心理状态的调整息息相关。

 

最后:

 

我们回到文章最初的这个问题:很多家长在来找我们做专业咨询前,可能都试过很多方法了,也改变自己的很多教育方法了,怎么孩子不见好?

 

本质上,是家长一直以来自认为的“好”、做的“改变”,与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不匹配,之前给孩子的也许本就不科学、也不适合他,或者也可能是太多或太少、太急或太慢了。

 

所以,通过心理咨询,家长真正的从内心能体会到孩子痛苦的来源和表现,理解他们的需要,对症下药做出配合调整,才会对孩子有更具效果的帮助。


- END -

 

内容来源网络,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宜春正面管教,原文未标注出处,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15663816666,经核实后,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周瑞玲心理工作室地址】
 QQ1209039223,
 微信:15663816666
 微信公众号:zrlxlzx
 电话:0451-86315777
 地址1: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
 地址2:群力店(哈尔滨市道里区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这样沟通,孩子会更容易把你的话听进去
下一篇: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如何找到“对”的角色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