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5种有效沟通:家长这么说,孩子才愿意听

发布时间:2025-10-13   浏览:

01

承认困难


在与青少年的互动中,成年人常常不自觉地忽视或轻视他们面临的困难。父母应转换视角,从 “你” 的视角转变为 “我们”,真正站在孩子身边,将孩子的困难视为共同的挑战。


首先,要认同孩子的情绪,也就是共情。家长需深切体会孩子的感受,向孩子传达:“事情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若我处在你的位置,可能也会有同样的感受,甚至还不如你处理得好。” 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


其次,要承认孩子的特殊性。比如,分享自身经验时,父母要加上 “你的困难对我来说是陌生的,我的经验或许并不适用于你” ,以此尊重孩子的独特经历,避免经验强加。


常见不当表达及改正:


ד现在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 —— “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
ד你想多了。” ——“你已经尝试了很多方法,真的很努力。”
ד努力一下不就克服了吗?” —— “事情没那么简单,努力也需要方法。”
ד怎么别人不这样,就你这样。” —— “你有你的难处,别人也有别人的困扰。”
ד你们已经很幸福了。” —— “你面对这个问题,真的很不容易。”
ד你太娇气了,我们那时候……” —— “我的经验不一定能帮到你 。”

02
探索目标

沟通时,不要仅仅着眼于消除问题,而是引导孩子将目光投向期待的达成,从问题取向转向目标取向。


1)引导想象


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描绘目标达成后的景象。比如, “如果我们一年后达成了这个目标,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三年后、五年后又会怎样?” 将注意力从当下的困境转移到未来的美好愿景。


2)聚焦行动


把抱怨转化为具体行动,从 “做不到” 转变为 “怎么做”。比如,询问孩子 “你打算怎么办?打算用多长时间把它补起来?有什么办法能解决?” 引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

3)多元化尝试


从 “对症下药,寻找唯一解” 转变为 “多管齐下,大胆尝试”。比如,当孩子因头痛不想写作业时,引导其思考 “我们做点什么能让你感觉好一点呢?”;从做 “正确” 的事转变为做 “有用” 的事,当孩子不知如何选择时,鼓励他们 “随便选一个,若选 A 结果不好,就知道 A 不合适,还可以尝试 B,这都是宝贵的经验”。

03

发现资源


当孩子常用否定语言拒绝尝试时,这往往意味着他们在自我认知中缺乏资源,习惯从负面角度看待事物。家长要改变沟通方式,助力孩子挖掘自身优势与资源。


1)从当事人经验挖掘


询问孩子 “你是怎么做的?做了哪些尝试?上课听不懂还努力完成作业,是怎么做到的?” 从而发现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努力。


2)跨领域迁移


孩子在某科目学习困难时,引导他们借鉴其他领域的成功经验,比如, “你玩游戏很厉害,游戏里遇到类似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3)关注成长视角


告诉孩子 “你已经比之前更有办法了,以后也会越来越有能力解决问题” ,让孩子意识到自身在不断成长进步。


4)转变思维


“问题” 往往也蕴含着资源,抑郁可视为调整节奏的信号,焦虑意味着对完美的追求,冲动代表行动力强,愤怒体现对公正的寻求,引导孩子将这些看似负面的特质转化为成长的助力。

04

聚焦过程


1)行动优先


当孩子对结果不确定时,要鼓励他们先行动起来,“想不清,就先做,在行动中积累经验,不妨做个尝试,当作一次实验”。


2)把控可控因素


引导孩子从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入手,在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3)重视每一步


认可孩子每一个可观察到的进步,坚信每一步努力都有价值。


4)正确看待结果


不存在绝对的失败,任何结果都包含有价值的信息,不轻易否定自己,但随时准备开启新的尝试。

5)培养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注重过程,一切皆有可能,将 “不行” 看作 “暂时做不到”,把 “没有” 理解为 “还需要”,关注具体行动而非抽象思考。比如,对孩子说 “到目前为止你做了不少尝试,只是暂时没达到预期,我们一起看看还需要做些什么” 。

05

积累经验


所有经验都具有价值,最终都服务于目标的达成。家长可以通过巧妙提问,引导孩子自主总结经验,而非强行灌输。比如:


“回顾过去一个月,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最让你开心或难过的事情是什么?”
“遇到困难时尝试过哪些方法?哪些对你有效?”
“你是如何取得这个进步的?”
“如果进展不顺利,下一步你打算如何改进?”
......

此外,家长还应引导孩子转变观念,从 “不打无把握之仗” 转变为 “先行动,在过程中增加胜算”;从 “一切为了解决问题” 转变为 “一切为了达成目标”;从 “做不到就死磕” 转变为 “做不到就灵活调整方向” 。

并告诉孩子 “没关系,每次尝试都让你更有经验,还可以尝试其他方法” ;这样才能帮助孩子认识到 “成功经验可能成为限制” ,“错误也能带来新的可能性” , “想象力与知识同样重要”。

- END -

来源网络,内容整理编辑自微信公众号:镜子心理,原文未标注原出处,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本号赞成并遵循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举措,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仅供学习者免费使用,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部分推送文章、图片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15663816666,经核实后,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哈尔滨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地址】

手机/微信:15663816666
电话:0451-86315777
微信公众号:zrlxlzx
抖音号:zrlxlzx_1973
快手号:zrl15663816666
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
群力店:哈尔滨群力大道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告别 “管教”,引导孩子自主思考
下一篇:暂无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