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一样的环境和工作,为什么每个人“压力感”不同

发布时间:2023-11-03   浏览:

你有没有发现,身处一样的环境,有的人就能该吃吃该睡睡,甚至连玩乐都不耽误;有的人却觉得快要被压垮了。


又或者,面对同样的问题,有的人能保持理性,专注于解决问题,不纠结;而另一些人却被情绪淹没,焦虑到什么都做不了了。


也许感觉“压力山大”的这些人还会指责自己:怎么这么不争气,真是能力有问题。


如果你也是这部分人,我想跟你说:


放松点,你没别人抗压能力强,不是你的问题,而很可能是在你的成长经历中,体验了太多次天要塌下来的感觉。


01

压力可能并不来自当下


在我的咨询工作中,曾经听到这样一些场景:


女孩三四岁的时候,过生日,全家人都很开心,谁知妈妈突然情绪大爆发,掀起衣服指着自己生产的刀疤大喊:你生日的时候我受了这么多罪,凭什么现在所有人都在庆祝。她站在原地,看着暴怒的妈妈,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现在又能做什么,觉得天要塌下来了;


另一个女孩,小时候一直被外公外婆抚养,6岁突然被送回父母家。父母经济条件不好,经常因为她的学费生活费吵架。一次,爸爸甚至拿起刀,直接插在门上。她哭着站在家中的角落里,不知道这可怕的争执什么时候会结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遭殃,感觉天要塌下来了;


还有一个女孩,因为在学校闯了祸,被妈妈轰出家,站在门口罚站。天黑了,所有的小朋友都回了家,最后路灯也关了,妈妈还是没有开门。她不知道还要站多久,不知道会不会突然冒出个坏人来,她也累极了,想睡觉,感觉到天要塌下来了。


还有很多场景,会让一个孩子觉得天要塌下来:


父母每一次的情绪崩溃;

父母无休止的争吵;

遭遇霸凌却寻求不到帮助;

遇到问题父母无法为自己解决;

……


一个人早期“不可控制的灾难”发生得越多,越会使其产生深深的不安感,就算当下生活的一切顺利都无法彻底放松。


而且,当再次感受到危险时,也会更容易被激起过往被埋藏的、没有处理的情绪。


02

不同成长经历塑造不同抗压能力


在安全环境长大的孩子,和在不安中长大的孩子,有着截然不同的认知,对挑战和问题也有着完全不同的解读。


前者会更稳定,相信世界是善意的,自己是有能力,他人是愿意帮忙的;后者则会很容易摇摆,认为世界是危险的,自己是无力的,他人是冷漠的。


在不同的认知下,人会采取不同的行为。


有安全感的人尽管也会有情绪,但一定是自己可以自洽的程度。他们更倾向于去解决问题和寻求帮助,用积极的态度寻找资源。积极的行动会带来积极的反馈,正向循环会帮助他对抗压力。


而缺乏安全感的人会把过往的情绪调动起来,深深陷入无力和恐惧的情绪漩涡,僵在原地,什么都做不了。消极的行动带来消极的反馈,过往的认知被验证:“世界很糟,我也很糟”。


03

要减压,但也不能只减压


所以,当你说减压,你不能只减压,还要在有余力的时候坐上时光机,穿越回小时候,去安抚那时的自己。


具体可以怎么做?


以下这些方法提供给你:


1)回到过去


想到勾起负性情绪的场景,尽量回想当时你几岁,发生了什么,你的反应是什么,你的感受怎么样……理解当时自己的应对模式。


那时候的你很可能是委屈的,无力的,脆弱的,妥协的,迎合的。但要知道,那很可能是那个时候的你能做出的,最好的选择了。


这部分工作,建议可以考虑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来进行,咨询师能为你提供安定、力量、勇气的支持,咨询室的环境也更稳定、安全,这都能有效促进自我探索的进程。


2)让现在的你,安抚过去的你


谁都不喜欢压力,但压力也有它的功能,比如,唤醒过去的你和当下的你产生链接。


现在你长大了,更有力量和智慧了,你能把过去的自己照顾好。看见他,理解他,支持他,让他不再觉得必须用讨好来维持一段关系,也不需要勉强自己,指责自己,来阻止毁灭感的侵袭。


3)学会从积极的角度,寻找当下自己和环境的优势


少去看你有什么威胁,多去看你有什么资源可以用。


你会发现,你已经比过去更有能力照顾好自己了,你也有了一些真正的资源,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助你。


要始终相信:你比自己想象得更强大。


4)练习正念冥想


正念冥想有句话:只要你还呼吸着,你就值得存在,你就是被接纳的。可以尝试用冥想的方式感受自己被世界包容着,照顾着,像其他生命一样。


用新的经验代替旧的经验,不断练习强化好的体验,你会慢慢看清世界运转的真相,不再盲目恐慌。


过去的塑造已成事实,不可改变。但无论几岁,都有改写未来的能力,创造一个安全的、拥有足够支持的、更能掌控的未来。



- END -



来源网络,内容转载自公众号:智浩心理,原文未标注出处,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我们赞成并遵循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举措,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归相关权利人所有部分推送文章、图片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15663816666,经核实后,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周瑞玲心理中心地址】

手机/微信:15663816666

电话:0451-86315777

微信公众号:zrlxlzx

抖音号:zrlxlzx_1973

快手号:zrl15663816666

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

群力店:哈尔滨群力大道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爱焦虑父母,正在“培养”不自信的孩子
下一篇:从“系统”的视角来处理青少年厌学问题,事半功倍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